中国已经来到了和美国的总决赛,中国现在面对的威胁,主要来自战争和经济收割。美国似乎认为,他们有办法让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波动,然后像当年低价接手苏联资产那样,稳住美元的地位。但如果事情没按他们的计划发展,可能就会冒险挑起冲突。不过,中国不是苏联,也不是日本,这场对决的结局,恐怕和美国预想的完全不同。 美国以为加征关税、限制技术出口就能让中国经济出现大波动,可他们忘了,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。2025 年上半年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 52%,成了拉动经济的主动力。 咱们有 14 亿多人口,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,消费潜力巨大。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,国内市场需求旺盛,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,比亚迪、蔚来等车企不仅在国内卖得好,还出口到世界各地。 美国想通过贸易战限制咱们,可他们的农民和企业却遭了殃,美国大豆、玉米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巴西、阿根廷等国抢占,不少美国企业也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利润下滑。 美帝还想在科技领域卡咱们脖子,限制芯片出口,打压华为、中兴等企业。但中国科技企业没有被吓倒,反而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。长江存储实现了首条全国产化的产线,下半年就要导入试产,这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。 再看看军事威胁,美国在亚太地区频繁搞军事演习,拉拢日本、菲律宾等国,想在南海、台海给咱们施压。可他们不知道,中国的国防力量早已今非昔比。咱们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经进行了多次海试,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技术,满载排水量超过 8 万吨,战斗力大幅提升。而且,中国的火箭军拥有东风系列导弹,能对任何来犯之敌进行精准打击。美国要是冒险挑起冲突,只会碰得头破血流。 中国和苏联、日本不一样,苏联经济结构畸形,过度依赖重工业,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,最终导致经济崩溃。日本则因为广场协议,日元大幅升值,引发了资产泡沫和产业空心化,陷入了 “失去的二十年”。 而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,41 个工业大类、207 个中类、666 个小类一应俱全,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。咱们的经济是内需驱动型的,消费对 GDP 的贡献率越来越高,不像苏联那样依赖出口,也不像日本那样容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。 中国还有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,和沿线国家合作共赢。比如,厄瓜多尔开通了 “瓜亚基尔 — 钱凯 — 上海” 航线,运输时间缩短至 27 天,厄瓜多尔的香蕉、白虾等农产品能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。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贸易增长,还增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,让美国的经济制裁难以奏效。 美帝想通过战争和经济收割来遏制中国发展,可他们打错了算盘。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、完整的工业体系、强大的国防力量,还有 “一带一路” 等合作倡议。咱们不会重蹈苏联和日本的覆辙,这场 “总决赛” 的胜利,一定属于中国。